Marco Lang

  • Marco Lang

    出生年月:1971


    国  籍:德国


    AHCI现成员

           Marco Lang于1971年出生在德国德累斯顿的制表世家,作为第五代传人,他的童年记忆里满是父亲工作台的金属光泽——父亲Rol fLang曾是德累斯顿数学物理沙龙的首席修复师,负责修复18世纪的精密仪器与古董钟表。14岁起,他便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基础金属加工,19岁进入格拉苏蒂小镇的制表学校,完成三年精细机械学徒训练,随后又北上跟随钟表大师Ihno Fleßner专攻精密摆钟制作,七年后以钟表大师资格认证重返德累斯顿。
           2001年,Marco与同为制表师的Mirko Heyne创立Lang&Heyne,次年即在巴塞尔表展推出首批两款作品:以萨克森国王命名的King Johann大三针腕表,和装饰巴洛克风格雕花的Kurfürst Friedrich AugustI。品牌初期沿用Unitas基础机芯,但所有夹板修饰、齿轮倒角均由手工完成,标志性的金质传动轮系与蓝钢螺丝,重现了19世纪德累斯顿制表的奢华传统。2005年,他凭借融合鹅颈微调与跳秒功能的自产机芯,成为国际独立制表师协会(AHCI)首位德国籍成员。
           随着品牌发展,Marco坚持95%零件自产的理念——从表壳锻造到机芯雕刻,甚至连表针都需经过35道手工工序。2008年推出的Moritz of Saxony万年历,创造性地加入地球倾角显示,通过机械装置演示四季变化;2012年的Albert of Saxony单钮计时码表,将中央计时秒针与分钟显示集成于同一轴芯,盘面设计如精密机械雕塑。这些作品奠定了Lang&Heyne“德式传统与机械美学结合”的地位,年产量控制在30-40枚,每枚均需Marco亲自组装调试。
           2013年,Marco与投资公司合作成立Uhren-Werke-Dresden工厂,试图将自产机芯(如UWD33.1)推向更广泛市场,甚至为Sinn等品牌提供高端机芯。但工业化生产与他的手工理念逐渐冲突,2019年他选择离开Lang&Heyne,在德累斯顿老宅重建个人工作室,以“回归工作台”为信条,专注于孤品创作。
           2020年,Marco推出独立后的首作Zweige Sicht双盘面腕表,正反两面分别呈现时间与动力储备显示,手动上链机芯的夹板以镂空设计展现齿轮传动,呼应了他早年从朗格古董怀表中汲取的灵感。这款表年产量仅12枚,每枚表壳均由他亲手抛光,背面镌刻唯一编号与创作日期。
           如今的Marco Lang仍保持着每天10小时的工作台时光,他拒绝硅材质与自动化设备,坚持用18K金制作传动轮系,在擒纵叉上保留古董表的限位装置。正如他在AHCI担任副主席时所言:“独立制表的灵魂,是让每个零件都带着匠人的呼吸。”从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修复室到个人工作室,他用五十年时光诠释着德国制表的另一种可能——不是工业化的精准,而是手工温度与历史记忆的共生。

  • 您还没有选择分类数据,请先选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