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el Hulsman

  • Machiel Hulsman

    国  籍:荷兰


    AHCI候补成员

           Machiel Hulsman的制表之路始于一场跨越行业的冒险。这位荷兰匠人早年从事IT咨询,却在2014年毅然告别高薪职位,在荷兰希尔弗瑟姆的小工作室里开启了手工制表生涯。没有传统制表学校的履历,他通过自学掌握了从设计到组装的全流程技艺,甚至亲手打造了工作台所需的精密工具。五年后,他推出的首款完全手工制作的荷兰腕表轰动制表界,被《Monochrome》誉为“荷兰制表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Hulsman Timepieces的创始人,他的核心理念是“定制即艺术”。每枚腕表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终的抛光工序,均由他亲手完成,客户深度参与创作过程,甚至可以指定陀飞轮框架的雕刻纹样或摆轮配重的材质。这种极致的个性化服务吸引了全球藏家,订单排期长达三年。他的工作室迁至海尔德后,仍保持每年仅制作10-12枚腕表的节奏,每枚作品耗时600至2000小时不等。
           技术上,Hulsman以挑战复杂功能著称。2021年推出的Solstitium Tourbillon,陀飞轮框架采用钛合金与18K金嵌合工艺,可抵御1000高斯磁场干扰;独创的“夏至同步装置”能根据佩戴者所在地的经纬度自动调整日出日落显示,误差控制在±3分钟内。另一款Marie-Elise系列则以妻子命名,搭载他自主研发的“荷兰式鹅颈微调”,通过手工锻造的青铜摆轮实现每日±2秒的精度,表壳设计灵感源自荷兰黄金时代的银器工艺,表耳弧度精确复刻17世纪代尔夫特蓝陶的曲线。
           除了技术突破,他还在材料创新上独树一帜。2023年为中东客户定制的孤品腕表,表壳采用荷兰北海打捞的17世纪沉船橡木化石,经纳米树脂渗透处理后与钛金属结合,既保留木纹肌理又具备防腐蚀性能。表盘则以荷兰国花郁金香为主题,运用失传的“热珐琅凸纹”技法,在12点位置呈现立体花瓣,随光线变化折射出不同层次的红色。
           尽管成名后邀约不断,Hulsman仍坚持“慢工出细活”。他拒绝使用数控机床,所有齿轮均通过手工锉磨,游丝调校需在40倍放大镜下进行。客户收到腕表时,会附赠一本皮革装订的《创作日志》,记录从初始设计到最终测试的127个关键步骤,甚至包括某次调试失败的详细分析。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让他的作品成为荷兰设计博物馆的永久展品,也让他在2024年荣获荷兰王室颁发的“国家工艺勋章”。

  • 您还没有选择分类数据,请先选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