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billon 2012
2012年,菊野昌宏挑战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也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才华:制作一款“简约”的陀飞轮手表。他成功跨越了这一障碍,在设计上展现出了成熟的一面,突出了这款作品在技术层面的雄心壮志。
这款手表令人惊讶的地方在于它所散发出来的美感:它浑身都是曲线,线条圆润。它的表壳直径为43毫米,厚实且坚固,但由于其弧形设计,让人联想到鹅卵石的流畅与光滑。让人想抚摸它,以便享受表耳所营造出的完美延伸感。表壳包裹表冠的方式也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效果。
想象一下,你拿起这块鹅卵石并将它扔进水里:它会产生许多圆圈,像水波一样向外扩散。表盘设计就是这样让人联想到了这样的画面,那些长长的圆弧从陀飞轮所在的区域延伸至表盘的另一侧。事实上,直线在这里完全不存在。用于显示时间的区域由一个内圆和一个凸起的环形刻度所强调。
时间显示区域和独特地位于10点钟位置的陀飞轮之间有着明显的分隔,这使得菊野昌宏能够设计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开放式桥板,其形状为手表增添了动感,同时又不影响观赏直径达15毫米的陀飞轮框架。由于它的鲁洛克斯三角形形状,如果将其遮挡起来就太可惜了。陀飞轮每分钟会完整旋转一圈。
表盘极为简洁,因为它被极度简化了。但是,极具风格的呈现方式、五颗螺丝以及圆弧所反射出的光线,提升了它的个性。
机芯桥板一侧的设计理念也是如此:它与表盘一样,兼具简洁与独特的风格。除了立体的结构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调速机构的桥板尺寸较大,但仍能让人清晰地看到擒纵轮。还有就是机芯的装饰性打磨,虽然在一部分区域可以看到经典的珍珠纹装饰,但桥板上则装饰有完全由菊野昌宏亲手雕刻的人字形图案。这正是这位年轻制表师的独特之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数控机器辅助的情况下完成的。
机芯的摆轮、陀飞轮框架、主夹板、表壳、指针……全部都是菊野昌宏自己制作。当然,也有一些部件并非出自他的巧手。擒纵装置来自ETA 7001(游丝来自一款旧机芯),而齿轮和小齿轮则来自Unitas 6497机芯。为这款陀飞轮手表配备的mk12机芯将这两款尺寸差异很大的著名手动上链机芯整合在了一起。它的振频为2.5赫兹,动力储备至少为40小时。
在2024年11月22日香港富艺斯的日本表专场拍卖中,这枚Tourbillon腕表惊艳亮相。经过多轮激烈竞拍,它最终以2,286,000港币的高价成交。与腕表一起的,还有一个精致的展示盒,以及一本详实记录该腕表制作全过程的小册子。对于制表师而言,这款腕表无疑是其心血凝结的特别之作,承载着非凡的意义。
技术参数
表壳 |
43毫米,18K玫瑰金材质 |
机芯 |
mk12型机芯,19颗宝石,配备1分钟陀飞轮装置,手动上链 |
备注 |
透底表背 |
防水性能 |
不具备防水功能 |
独特之处 |
独一无二的孤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