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notope
对于独立制表师而言,打造一款基础机芯,即一款既能用于无附加功能的腕表,又能作为各种复杂功能基础的机芯,或许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只有少数制表师和一些制表品牌拥有自己的“自制机芯”,这并非偶然。来自圣彼得堡的独立制表师、享有盛誉的国际独立制表师学院(AHCI)候选人Anton Suhanov,推出了其腕表系列的第三款作品——“Chronotope”腕表,该表所搭载的机芯配备了罕见的外围自动上链系统。
Anton Suhanov在其成就编年史上书写了新的精彩篇章:2016年,他以独立制表师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凭借创作的搭载三轴陀飞轮的座钟“黑钟(Black Clock)”,荣获由AHCI创办、François-Paul Journe支持的青年才俊竞赛冠军。此后,他又研发出了罕见的外围自动上链机芯,继续在制表领域前行。
除了腕表佩戴在手腕上时自动上链这一纯粹的实用价值外,外围自动上链系统还具备其他多项优势。
首先,由于上链装置与摆陀一同位于机芯边缘,不会增加机芯的厚度,这使得腕表更纤薄、更优雅。
其次,外围摆陀不会遮挡机芯,让腕表的主人能够尽情欣赏机芯的外观,使腕表更具吸引力,也增添了其他迷人的特质。
最后,外围自动上链装置在现代腕表中极为罕见,尤其是在那些没有陀飞轮或三问报时等昂贵复杂功能的腕表中。因此,“Chronotope”腕表无疑是稀有且值得收藏的,而且价格并非高得离谱。
在研发Su200.10机芯时,Anton Suhanov选用了以结构可靠著称的瑞士制造的ETA 2824机芯作为“基础机芯”。
标准的中央摆陀自动上链模块已被制表大师设计的外围上链模块所取代,并增加了额外的复杂功能。这些复杂功能模块分布在机芯的表盘一侧和背面,这无疑使这款新机芯的设计别具一格。其独特之处包括一个微调模块,该模块带有一个安装在摆轮夹板顶部的旋转轮。
在制作“Chronotope”腕表时,Anton Suhanov遵循了高级制表艺术的传统。他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处理每一个细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
这包括手工打磨倒角、雕刻、打磨螺丝、销钉和红宝石宝石的凹槽,对销钉、轴尖和小齿轮进行滚珠打磨,装饰性的“日内瓦波纹”和“珍珠纹”处理,精细的直纹和圆纹拉丝、喷砂处理、镀铑和镀钌处理。天蓝色的宝石轴承由钛金属铣削而成,并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进行装饰。
对于“Chronotope”腕表,Anton Suhanov选择了经典的圆形表壳,他认为这种形状最符合启发他创作这款腕表的“时空体”哲学概念。为了强调与早期“Racer Jumping Hour GMT”和“Racer Retro”型号在设计上的延续性,他采用了八颗螺丝来固定表背,这些螺丝像“Racer”系列腕表那样成对地斜向排列。“Chronotope”腕表的表壳由不锈钢制成,并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装饰:抛光和拉丝处理。
此外,通过雕刻在表壳、表冠和表扣上添加标志和铭文,而精细的锤击和哑光处理营造出了吸引人的对比背景。
Anton Suhanov不失时机地为“Chronotope”腕表配备了符合其独特、壮观风格的复杂功能。这当然完全适用于外围自动上链机制,但只要看一眼表盘就会明白,这场“视觉盛宴”的主角应该是“时空体”逆行星期显示功能。
这一显示功能与经典的日期窗口一同位于表盘顶部,而逆行复杂功能的关键部分——一个清晰可见的蜗牛形偏心轮,则放置在表盘底部。通过这一复杂功能的设计,Anton Suhanov表明他不仅是一位制表师和开发者,还是一位思维跳出常规的设计师。一个红宝石滚轮沿着附在星期机制杠杆顶端的阶梯状螺旋线滚动。蜗牛形偏心轮的设计使得在滚轮切换到新的星期时上升的位置处嵌入了六个红宝石托板。它们几乎消除了抬起区域的摩擦和磨损,否则随着滚轮压力的增加,摩擦会增大。与此同时,红宝石色的托板使蜗牛形偏心轮看起来像一个化石菊石壳,这是“Chronotope”腕表独特而吸引人的特征。看着表盘,我们还能发现另外三个红宝石托板——它们被用作三根指针的彩色尖端,并在镀铑的表盘刻度上投射出奇妙而美丽的反光。
但故事还不止于此。在秒针的配重块上,还嵌入了另一颗红宝石宝石,即拱顶石。它呈凸形,因此在Anton Suhanov的想象中,它被变成了一个微型的腕表放大镜。当秒针的配重块在表盘上的标记(包括品牌标志)上方移动时,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一点。
在制表领域,同一部件既用作腕表机芯的功能部件,又用作设计元素,这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另一颗红宝石拱顶石装饰着切换星期显示的按钮——通过这个按钮,腕表的主人可以在欣赏运行良好的逆行显示的同时,虚拟地穿越到未来一周或更多周的时间。
星期显示的设计也很不寻常:在拱形开口处有一个写着“Today”(今天)的幕帘,“Monday”(星期一)到“Sunday”(星期日)的星期名称沿着开口处印刷。在午夜时分,幕帘会跳到下一天,而从周日到周一的午夜,幕帘会回到“Monday”(星期一)。
“Chronotope”腕表是Anton Suhanov在俄罗斯哲学家Mikhail Bakhtin提出的“时空体”(源自古希腊语“ΧΡΌΝΟΣ”意为“时间”和“ΤΌΠΟΣ”意为“地点”)概念影响下研发的。
Bakhtin提出的这一纯粹的科学概念,原本用于分析文学情节和体裁的时空结构,如今常被视为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
Anton Suhanov认为,这一概念完全能够为制表史提供一个不同寻常且引人入胜的视角:“观察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制表师如何对时间的连续性,以及我们用于描述时间的概念中那些突然的、有时甚至是瞬间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诠释,这是非常有趣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时间流畅而连续地流逝,但在某个时刻,昨天变成了今天,同样,今天也会变成明天。当然,问题在于这个时间点会在何时出现?
古代巴比伦人认为新的一天从黎明开始,中世纪的意大利人认为新的一天从日落后开始,而如今我们认为新的一天从午夜开始。对于什么被视为新一周的开始,也有不同的答案。当我开始思考这个话题时,我想到了一个‘时空体’机制,它使用了一个蜗牛形偏心轮部件。它看起来非常像菊石,一种美丽的化石,所以我决定从表盘一侧展示这个部件。
在蜗牛形偏心轮上,我用红宝石托板标记了一天过渡的时刻,并将一周的开始放在蜗牛形偏心轮的最高点,然后下降到最低点,代表星期一。如果你看一下‘Chronotope’腕表,你会发现一个从一周到下一周持续运行、不间断的计时‘时空体’。”
技术参数
限量版数量 |
33枚 |
功能-时间显示 |
时针、分针、秒针显示 |
功能-日期显示 |
12点钟位置窗口日期显示 |
功能-星期显示 |
表盘顶部逆行星期显示 |
功能-动力储备 |
机芯背面中央动力储备指示器 |
表壳尺寸 |
42毫米*12.3毫米 |
表壳材质 |
不锈钢材质 |
表镜材质 |
蓝宝石水晶表镜 |
防水深度 |
30米 |
表背设计 |
展示性表背,8颗螺丝固定 |
表壳按钮 |
6点钟位置设有设置星期显示的按钮 |
机芯型号 |
Su200.10 |
上链方式 |
外围自动上链 |
机芯直径 |
35毫米 |
机芯厚度 |
6.95毫米(含显示模块) |
摆轮频率 |
28800次/小时(4赫兹) |
动力储备 |
38小时 |
微调机制 |
配备微调机制 |
桥板装饰 |
带有日内瓦波纹的桥板 |
主夹板装饰 |
带有珍珠纹的主夹板 |
倒角处理 |
手工打磨的倒角 |
宝石轴承 |
天蓝色钛金属宝石轴承 |
摆陀设计 |
外围摆陀,带有天蓝色钛金属装饰扇区 |
螺丝板细节 |
两个天蓝色螺丝板,刻有红宝石数量和限量版编号 |
星期显示组件 |
逆行星期显示系统包含: |
表盘材质 |
镀铑和灰色镀钌的黄铜表盘 |
表盘处理 |
移印、喷砂、拉丝处理,手工打磨倒角 |
时针分针 |
镊子式设计,尖端带有红宝石托板 |
逆行副表盘 |
沙米色阳极氧化处理的钛金属材质 |
秒针设计 |
天蓝色钛金属秒针,配重块带红宝石拱顶石,尖端带红宝石托板 |
表带材质 |
高品质灰色鳄鱼皮表带 |
表扣设计 |
AntonSuhanov设计的不锈钢针扣,针上刻有“T”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