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BILLON SOUVERAIN陀飞轮腕表 白金表壳及表链 1519机芯
新款TOURBILLON SOUVERAIN陀飞轮腕表的诞生意义非凡,是François-Paul Journe为庆祝其20周年诞辰而推出的杰作。
François-Paul Journe自幼便对陀飞轮深深着迷,20岁时亲手打造出个人首枚陀飞轮怀表,开启了他在制表领域的非凡之旅。1991年,他推出首款陀飞轮腕表,限量售予少数收藏家,备受青睐。1999年,首款搭配恒定动力装置的TOURBILLON SOUVERAIN陀飞轮腕表问世,以认购方式引发收藏家们的热烈竞争。2003年,新一代该款腕表增添跳秒功能,并首次采用18K玫瑰金打造高级钟表机芯,成为现代机械制表领域的创新之举。
在2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F.P.Journe再次突破传统,打造出一款配备垂直框架陀飞轮的腕表。这种垂直陀飞轮设计独具匠心,无论腕表处于平放或侧立状态,其功能都能保持稳定,且无论折叠表扣侧立还是插针式表扣平放,振幅始终相同。陀飞轮搭配恒定动力装置和跳秒功能,每30秒旋转一周,相较于传统一分钟旋转的陀飞轮,其速度更快,视觉效果极具震撼力。在陀飞轮框架四周,精心设计的锥形镜面抛光环能够有效集中光线,清晰映射陀飞轮框架,而机芯侧的第二反射器则进一步为框架周围提供充足光线,使其在不同角度都能展现出迷人的机械之美。
表盘设计同样精致考究,4N玫瑰金板桥装饰着“巴黎格纹”玑镂饰纹,别具一格。3点钟位置首次设置小时计时盘,为读时提供了便利。此外,12点钟位置设有80小时动力储备显示,6点钟位置配备小秒针,7点钟位置则是恒定动力装置,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一目了然。表壳有PT950铂金或18K 6N黄金两种材质可供选择,直径42毫米,厚度13.6毫米,彰显出腕表的奢华品质与大气风范。
回顾制表历史,恒定动力装置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代人类对计时精度的初步探索,到15世纪Jobst Bürgi发明摆锤均衡键,再到17世纪Christiaan Huygens发明摆轮游丝和摆锤后恒定动力装置被逐渐遗忘,以及18世纪天文航海需求促使其再度兴起,直至19世纪在建筑大钟上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发展历程充满波折。尽管在20世纪因制作复杂而大多被弃用,但仍有少数制表师如Georges Daniels、Anthony Randall以及François-Paul Journe坚持在作品中应用并创新。François-Paul Journe认为,每个制表师对恒定动力装置都有独特的理解与演绎,而其基本原理始终不变。
技术参数
表壳材质:白金
表链材质:白金
表壳尺寸:直径42毫米,厚度13.6毫米
表盘材质:18K 玫瑰金桥板组成,上面饰有巴黎钉纹,并缀以雕刻及手工上色文字,于3时位置设有大明火珐琅小时盘(白金底盘)
指针材质:蓝钢
机芯类型:1519型,18K玫瑰金材质,手动上弦,旋转表冠29圈
机芯尺寸:整体直径34.60毫米,装壳后直径34.20毫米,整体厚度10.00毫米,上弦转柄高度3.66毫米,把杆螺纹直径S1.20毫米
摆轮:4颗惯性砝码,扁平式Anachron游丝摆轮,配菲利普(Philips)线圈,通过销杆固定外桩,无卡度游丝,游丝通过销杆固定于内桩
频率:21,600振次/小时(3赫兹)
惯量:11毫克/平方厘米
升力角:52°
振幅:0小时,表盘朝上>260°;24小时,垂直>260°
擒纵:15齿擒纵轮,90°锚叉
主要特征:30秒垂直陀飞轮,配备恒定动力及跳秒功能;两位置上弦表冠,位置1用于手动上弦,位置2用于调节时间
功能显示:3点位置设小时和分钟指示,6点位置设小秒针,12点位置设动力储备指示,9点位置设垂直陀飞轮
动力储备:80±2小时
装饰工艺:夹板饰巴黎钉纹,主夹板饰圆环形日内瓦波纹,螺丝头经抛光和倒角处理,销杆端部经抛光圆角打磨
零部件数量:机芯230个;装表壳后(包括皮表带)260个
宝石数量:32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