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RESONANCE

首页    16.Vianney Halter    LA RESONANCE

  这款全新的作品源于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历程。Vianney Halter花费多年钻研声学共振,力求通过制表机械来展现这一现象。率先研发的深空陀飞轮(Deep Space Tourbillon)以及后续的深空共振(Deep Space Resonance),为“LA RESONANCE共振”腕表的诞生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前期基础。

  Vianney Halter “共振”腕表是一款典型的仅专注于时间显示却又经过精心设计的腕表,这种类型在众多收藏家心中越来越受青睐(此处为制表相关的双关玩笑)。因此,它的表壳设计就像是机芯的展示窗口。39毫米的钛金属表壳旨在展示机芯技术,同时不会影响机芯的精密性。一体式钛金属表圈呈圆形,轻薄简约,配有三块蓝宝石视窗(其中一侧的视窗用于展示调速器),整个表圈由一整块经过雕刻的金属打造而成。同样,Vianney Halter“共振”腕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表盘,仅在表圈边缘有一个镂空雕刻的环用于指示时间。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机芯都能完全展示在眼前。

  为了能完全清晰地看到调速器,表壳在3点钟位置设有蓝宝石视窗,滚花表冠则移至表壳左侧,这样便能直接观察到声学共振的核心部分。表壳经过经典的拉丝和抛光处理,设计相对低调,线条流畅。毫无疑问,这是一款为制表师量身打造的腕表。同样,这款表搭配经典表带,也是为了突出至关重要的机芯。

  机芯所展现的不止共振概念,首先,它的构造相当独特,没有主夹板,仅由桥板和支柱构建而成。Halter解释道:“没有主夹板意味着没有固定的参考方向。轴和齿轮悬浮在类似蜻蜓翅膀的结构中,就像在太空中漂浮一样。机芯可以按模块进行组装或拆卸,无需特定顺序,仿佛它是可以在太空中制造的。”为了突出物理共振现象的原理,所有多余的材料都被精简掉了。因此,每个部件都尽可能轻薄,同时又经过刚性评估,确保即便没有支撑板,整个结构依然坚固稳定。

  动力由两个发条盒提供,能量通过位于手表中心的差动装置传输。这样一来,动力能够被合理分配,使两个摆轮获得同步所需的能量。这款全新的手动上链、超开放式、轻质机芯(整只表不含表带仅重35克)还有其他独特之处,比如齿轮的设计、数量和尺寸……Halter对齿轮和传动装置情有独钟,在Vianney Halter“共振”腕表中,这些齿轮格外大,这是出于美学和机械原理的考虑——齿轮越大,齿数越多,动力传输也就越平稳。机芯的架构十分简洁明了,两个发条盒位于9点钟位置,将能量集中输送到中央差动装置,差动装置再将扭矩分配到1点钟和5点钟位置的秒轮,最后将能量汇聚到3点钟位置的共振组件。

  Vianney Halter“共振”腕表依靠两个上下堆叠的振荡机构,它们相互耦合以强化共振现象,就像音叉一样。耦合通过固体单元中的声波传输实现。摆轮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近,通过尽可能小的桥板连接。这样能量就能在两个振荡器之间平衡流动。在这款表中,摆轮固定在同一个桩头支架上,这个支架连接在齿轮上,以实现振动的最佳传递。堆叠耦合的摆轮安装在擒纵叉装置中,便于进行全面调节和维护。

  在Vianney Halter“共振”腕表中,机芯有两种共振模式:同相(两个游丝同时展开)或反相(一个游丝完全展开,另一个完全收缩)。手表最终锁定哪种模式,取决于动力跨越共振阈值时擒纵机构的位置,而且在手表停走时会重置。Halter解释说:“这样一来,摆轮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透过3点钟方向的视窗,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共振现象。”

  Vianney Halter“共振”腕表的表背展示了机芯的复杂性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它不仅在机械设计上完美协调,更是一场视觉盛宴。所有部件的装饰均采用传统工艺,由手工全方位完成。Halter表示,手工倒角的累积长度达到3.7米,分布在11个齿轮和13个钛金属桥板上。此外,30根凹面支柱都经过镜面抛光处理。

 

 

技术参数

整体尺寸

含表耳48.5毫米/厚度11毫米

表镜

直径35.6毫米蓝宝石玻璃,两面均有防反射涂层+3点钟位置的视窗

表盘

镂空钛金属表圈

机芯

自主研发的VH222

摆轮频率

3赫兹(每小时21,600次振动)

零件数量

320个(63颗螺丝)

齿轮数量

11个

桥板数量

13个(钛金属)

支柱数量

30根

宝石数量

52颗

差动装置(零件数量)

55个

斜边打磨长度

3.7米

上链方式

手动

动力储备

100小时

总重量

35克(钛金属款),不含表带和表扣